中国贡献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金秋九月,联合国将庆祝成立75周年。75年来,联合国始终肩负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使命,为全人类谋福祉。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为推进全球治理、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国见证了中国一路辛勤耕耘、积极作为的历程,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事业中汇入了中国特色、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担当。
铸剑为犁 维护世界和平
2015年9月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习近平主席登上联合国讲坛,倡议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为国际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理念,开辟了新愿景,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和认同。习近平主席强调的“让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理念深植人心,让发展繁荣、公平正义的理念践行人间”,道出了世界人民的普遍心声。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75年前,为了维护和平的国际秩序,联合国应运而生。75年来,为了人类的福祉,联合国从未放弃对和平的追求。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以史为鉴、维护和平,面对不断变幻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的地区局势,用实际行动展现大国担当。
自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出军事观察员以来,中国军队已累计派出维和人员4万余人次,先后参加了26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如今,中国是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数最多的国家,也是联合国维和摊款第二大出资国。2015年,中国宣布设立为期10年、总额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支持联合国工作。中国还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并建立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
中国目前有2500余名维和人员在9个任务区执行任务,第74届联合国大会主席穆罕默德·班迪说:“在人员和资金方面,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这是联合国乃至国际社会对中国贡献的普遍赞誉。
精准扶贫 树立成功典范
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到期,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启动。在联合国确定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消除贫困居首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让8亿多贫困人口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的“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主任豪尔赫·切迪克认为,中国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和脱贫攻坚目标,成功地使数亿人摆脱了贫困,为世界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中国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式减贫”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研究样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施泰纳指出,中国不仅致力于自身发展,还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打造未来国际合作和经济发展的新前景。根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约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合作抗疫 守护共同家园
今年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给世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并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外部冲击。古特雷斯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二战以来最大的挑战”。世界卫生组织多次呼吁各国团结一心,共同抗击疫情。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说,在我们这个动荡的时代,远见至关重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富有远见、内涵深刻,在各国抗疫的当下,中国“为世界提供了急需的新思维方式,传递了巨大希望”。
在世界发展面临新挑战的关键时刻,中国再次挺身而出,全力推动国际抗疫合作,为全球战“疫”注入信心与力量。疫情发生之后,中国坚定支持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抗疫中发挥领导作用,与联合国有关机构等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合作,并通过提供国际援助等方式支持出现疫情的国家抗击疫情。埃及前总理埃萨姆·谢拉夫表示:“中国同其他国家携手抗疫,真诚开展国际合作和互助,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