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国门邮关的“铿锵玫瑰”

网络整理 2020-12-04 15:00

  央广网广州12月4日消息(记者郑澍 通讯员关悦)12月2日,2020年广东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广州举行,广州海关所属广州邮局海关关长杨剑在表彰大会上荣获“广东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杨剑,这位有着近20年邮件监管经验的海关专家,20年如一日驻守国门“邮”关,带领着广州邮局海关创下许多辉煌战绩:全国海关唯一的现代化海关邮递业务现场示范点,第一个有外国海关跟班学习的中国海关邮件监管现场,进出境邮件监管连续7年全国第一,2018年以“广州模式”为蓝本的海关邮件监管信息化系统在全国推广,2020年广州邮局海关获评“全国海关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而杨剑本人,也是多次荣立海关总署个人二等功、三等功,获评广东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直机关“三八红旗手”、“广州好人”等荣誉称号。

国门邮关的“铿锵玫瑰”

  智慧抗“疫”要再快一点!

  “防疫物资邮件通关速度要再快一点,必须能做到即到即检即提,这是对我们海关‘CAAS’智慧监管系统的一次实战考验。”深夜12点,位于白云国际机场附近的广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迎来了一天中最为忙碌的时段,杨剑双眉紧簇,紧盯着大屏幕,关注着防疫物资邮包的通关情况,“我们早一秒放行,就能为一线提供多一分支持”。

  广州邮局海关是广州海关唯一承担邮递物品监管任务的隶属海关,承担着全国五大省区的进出境邮递物品监管任务,邮递物品监管现场是全国国际邮件三大互换局之一,平均年监管进出境邮件近3亿件。清瘦的杨剑自“抗疫战”打响以来,一直坚守在监管现场的“午夜战场”。她不仅是全国海关响当当的邮件监管专家,更是广州海关邮递物品监管现场的“领头羊”。从手工分拣、尘土飞扬的旧场地,到升级改造后实现邮件监管全流程自动化的新场所,她的成长伴随着邮递监管业务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创新。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紧张起来,杨剑第一时间敏锐预判,邮递渠道也将成为海外防疫物资进境的重要通道、抗疫保供的一个主战场,进出境邮件量可能出现激增。

  她第一时间组织业务团队对监管现场疫情防控工作研究部署,紧急对现场进行改造,制订应对邮件暴增的应急通关准备。随着各省陆续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大年初三防疫物资进境邮件数量大幅攀升。杨剑一方面号召关员们克服困难返回岗位、24小时值守确保邮件通关顺畅,一方面联合中国邮政广东省分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宣传,启动邮递渠道防疫物资通关服务热线,24小时在线接听咨询电话,及时为用邮人提供邮递渠道防疫物资的申报、通关指引,建立全天候响应机制,实现了7*24小时专人受理、专窗处置。

  杨剑带队反复论证如何才能真正实现防疫物资火速放行,进一步理顺防疫物资快速通关的流程。2019年底刚上线的“千里眼”CAAS立体监管科技手段派上了大用场。邮车到场后,海关运用“AR+AI技术”自动监卸,通关监管从串联变成并联,多线程同步操作。在CT机智能审图的基础上,海关作业系统与企业仓储系统实时数据交互,线上与线下作业相联通,全流程智能化便捷通关。

  与此同时,杨剑还建立了全天候“战时”状态“一级响应”机制,联合邮政建立海关抗疫服务专窗、邮政服务专岗、物流服务专线的“三专”绿色通道,前台咨询岗和现场监管岗随时联动,抗疫物资优先分拣、优先通关,确保每一件防疫物资优先办理通关手续,即到即放。

  三层楼的空邮中心邮件监管现场,杨剑每天至少要走十几遍,细心检查每个细节,确保每个环节的畅通。

国门邮关的“铿锵玫瑰”

2020年2月20日杨剑(右)在邮递物品监管现场指导防疫物资通关(央广网发 李勇 摄)

  要把工作想在前面、做在前面

  抗疫一开始,杨剑就接到邮政企业反映,许多海外华侨想通过港澳地区的邮政运力将筹集到的防疫物资捐赠给内地医疗机构。杨剑立即思考提出发挥前期穗港、穗澳邮件“一点清关”首创的跨境EDI电子数据实时交互优势,依托中国港澳机场运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邮政物流体系,加快经港澳入境捐赠物资的通关速度,对进境邮件预申报、预审核、预验放,持续释放‘互联网+关邮e通’线上服务的优势,争分夺秒加快转运防疫物资的验放速度。这一创新思维,得到邮政企业的高度认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