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首都新德里交通见闻 (孟范昆)
印度是亚洲大国,人口居于世界第二,1947年,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并成为主权国家以后,奉行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理论。印度被联合国概括为金砖五国,是近年来在地球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有些媒体可能也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说印度的经济在崛起,是科技大国,还有些网站说的更离谱,说印度的经济在若干年后将赶超中国的经济。
我们有些朋友喜欢用数字作为论点的依据,但殊不知有些数字是不准确的,如2011年印度人口统计刚好达到12.1亿,这个数字你相信吗,印度科技落后,人口大流动,户籍管理混乱,很多计算方法是用手工操作,因此他的人口数字是值得怀疑的。印度的真实人口数字始终是个迷,不要说我们外国人不知道,可能印度的官方政府也难以精确掌握。我在这里的一番言论,无非是想说明,对印度真实的发展不要被舆论所误导,只有真正到了印度,哪怕就是感性认识,哪怕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也比无根无据杜撰出来的东西好。
新德里是印度的心脏,是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在新德里,你可以感受到整个国家运行的脉搏。同时,新德里又是一面镜子,既可以看到印度辉煌的历史,也可折射出印度现代的身影。任何一个国家都重视首都的建设,都要尽可能将首都好的方面展现给世界各国。
一个国家是否发达是否强大,是否崛起,不是靠嘴巴子吹出来的,而必须是实实在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国际的实力。本文不带任何政治、种族的偏见,以事实为根据,以印度首都新德里中心谈谈印度真实的交通状况。
一、印度的新德里机场
印度新德里国际机场还没有上海虹桥机场的一半大,机场工作人员办事效率是相当低的。一本护照要看半天,走路慢悠悠,说话慢腾腾。我们是下午1点到达印度新德里机场的,整个机场的候机室人员寥寥,稀稀啦啦,乘机的人员极少。
我一问原因,才知道,印度是比较穷的国家,人均收入较低,印度人靠飞机出行的人也少。我认为,翻译的这种解释是有一定合理性的。我记得在八十年代火车的卧铺票由江西省政府有关部门控制。在1997年,南昌市的机场是在向塘军用机场,一般的人根本就不可能乘飞机。印度机场的基础设施建设较差,没有开水供应,也没有可饮用的自来水,西欧各国的自来水都是经过净化处理,是可以直接饮用的。
顺便我再提提尼泊尔的加德满都机场,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机场,候机室就是两层小小的楼,提取行李的流水线就是一条,机场最典型的特点是脏、乱、差。
二、印度首都的士(嘟嘟车)是全世界最落后的
可以这样说,一个国家越强大,交通的基础设施就越发达,城市的士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交通状况。
在经济落后的旧中国,有钱的人出门时是乘轿子,坐黄包车。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城市交通工具发展的最快的就是的士和私家车,中国城市电动车基本上是代替了自行车。经济发达的国家日本的士是最漂亮的,意大利和德国的的士也不错,就是世界上经济最落后的国家朝鲜平壤也有标准的的士。
但是,印度新德里的的士是类似于南昌的“拐的”,说白了就是摩托三轮车,整个印度基本上都是这种交通工具,由于这种车一发动,尾部发出“嘟嘟”的声音,因此这种车也被印度人称为“嘟嘟车”。印度的“嘟嘟车”在摩托车的座位后方加装一个金属架子,与摩托车相连的地方通过一个加锁的轴承相连。拖车顶上有可以打开的遮雨棚。下雨的时候,将棚子放下,可以挡雨。通常“嘟嘟车”在车顶还有四个扶手,开车的时候可以帮助乘客掌握平衡。“嘟嘟车”司机有的穿浅黄色马甲上面有出租车标记。
全世界各国的三轮车,一般是驾驶员在前,后面乘客是3人,但是印度人的三轮车很有特色,驾驶员的坐椅很长,带驾驶员一起可以并排乘3人,第2排乘3人,第三排乘3人,后面还可以吊挂3人,一共可以乘12人。由于乘员多,超重三轮车经常在马路上爆胎,但印度司机个个都会修车,就连摩托车在行驶中都带有备用胎。
在印度新德里的晚上,我们几个中国游客准备打的士到街上去兜风,这些印度的士一看来了这么多的中国人都特别兴奋,开车冲到我们的脚下,我们一看这种的士,都不敢坐,因为安全系数实在是没有保障。我们向导游提出要乘汽车似的的士,导游为难的说,印度都是这种“嘟嘟车”的士,如果你要乘汽车式的士必须要提前预约,由于印度人贫穷,这种好的士是没有市场的。我这新德里呆了好几天,只看过一辆正规的轿车的士,这是外交官或者是有钱人乘坐的的士。
三、印度首都交通基础落后
在印度新德里公路的十字路后,我反复地观察,没有发现电子警察,有些地方连红绿灯都没有,主要是靠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