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正文

《中国居住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报告》:居住服务加速进入数字新时代

网络整理 2020-09-30 11:34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1日讯  互联网对“衣、食、行”领域都有了突破性革新,而在“住”的领域,数字化带来了怎样的改变?9月21日,贝壳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21世纪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居住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梳理居住服务业20年的数字化路径,指出供需关系、政策、技术正在驱动居住服务业进入数字新时代。

《中国居住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报告》:居住服务加速进入数字新时代

  贝壳找房高级副总裁李文杰发布报告

  时差缩小:居住服务业的数字化加速度

  一直以来,“住”天然存在低频高额的交易属性,部分重度依赖线下完成的环节成为居住服务业难以逾越的数字化鸿沟。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评估,中国房地产领域数字化程度不足10分。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VR/AI等技术的应用,我国居住服务行业正在经历数字化的加速度发展。

  贝壳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及21世纪产业研究院首次梳理中国居住服务业近20年的数字化历程。以数字化为尺丈量二十载,中国居住服务业走过了“信息化”、“互联网化”、“移动化”阶段,正在着力向智能化迈进。

《中国居住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报告》:居住服务加速进入数字新时代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许宪春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1998年中国福利分房时代结束,中国居住服务业方才开启市场化进程。反观英美市场,多数国家早已在70-80年代便开始了企业信息化建设,而在中国这一进程则要等到2001年。以我爱我家ERP系统应用为里程碑,我国居住服务业一改纯线下时代经纪人之间就近、线下、随机信息分享与合作的模式,滞后启动了数字化之路。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特殊的时代背景促使购房者开始大规模“触网”。以搜房帮上线为标志,中国居住服务业进入互联网化阶段。而从国外情况来看,早在1994年,美国便已经出现线上房源列表和房源广告,MLS(Multiple Listing Service)系统开始联网,1999年即诞生了消费者广泛触及房源信息的门户网站MOVE。

  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与APP的广泛应用,中国居住服务业在2014年起进阶移动化。以爱屋吉屋上线、搜房从线上向线下扩张、链家等从线下向线上进军为关键节点,线上线下流程接驳的O2O模式走入历史舞台。报告分析,移动化阶段房源和人的数据相较均呈现量级提升,房源信息维度颗粒度远超PC时代,消费者与经纪人行为数据被广泛记录,为下一智能化阶段打下基础。而在美国,基于地理位置(LBS)找房服务的E2E(End to End)模式则出现在2009年,中国居住服务业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始加速赶超。

  此后,中国居住服务领域探索出全新的发展路径。2018年4月,从链家网转型而来的贝壳找房成立,开放积累的大量数据能力,利用VR、AI等综合数字化技术拓展垂直领域的多场景应用,促成多方协作,重构交易流程,国内居住服务进入智能化应用阶段。智能化时期,国内产业互联网平台逐步追平美国。短短2年内,贝壳找房已经具备全球领先的VR算法和采集能力,并向日本上市房产科技公司GA出口该项技术。

  数字化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极大地提升社会生产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表示,在数字化背景下,企业生产经营方式、政府治理方式、居民生活方式将继续发生重大变化。数字化转型可能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谁先抓住机遇,就有可能脱颖而出,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话语权。

  垂直生长横向开放: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根据联合国《数字经济2019》报告,2018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15.5%,全球数字服务出口额约2.9万亿美元,过去15年数字经济增速是全球GDP增速的2.5倍——居住服务数字化无疑是充满想象空间的大市场。然而,传统行业如何数字化转型,居住服务的数字化之路又有何蹊径,这是行业众多参与者一直在思索的命题。

  报告以贝壳找房为案例,专章分析居住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的四步方法论:第一步,深入产业,洞察业务,提炼业务关键要素,搭建指标体系;第二步,在资源和技术约束下,集中资源,策略性取舍;第三步,标准产品化,数据积累,反哺业务;第四步,产品智能化,重构流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