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魂电梯”的安全困境:安装低门槛 维保走过场
前不久,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某老旧小区电梯突发故障。20岁的居民娜娜(化名)在离家咫尺之处,被失控的电梯载着不停地上下往复,被困长达半小时。“坐电梯是回家的必经之程,不坐不现实,但确实让人坐得心里不踏实。”说起事发时的状况,娜娜和家人至今心有余悸。
对于娜娜的遭遇,很多人感同身受。按键失灵、晃动异响、轿厢困人……日益庞大的用量背后,各种电梯故障每天都在“上演”,一些伤亡事故更令人痛心。
《经济参考报》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除了乘梯人不规范操作和不当施救外,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浮出水面:安装环节“正规军”难觅,埋下故障隐患;维保“低价竞标”,徒留形式;一些关键环节监管仍存难题……这些存在已久的问题不但没有减少,反而随着电梯保有量增多愈演愈烈。
电梯频现“惊魂”一幕
记者走访了解到,不少城中村改造小区、老旧高层是电梯故障的“高发地带”,个别地方还存在新楼盘用“二手梯”的情况。
“当时电梯突然坏掉,一直在8楼到11楼之间往复。”娜娜的家人说。
据其讲述,事发当天13时许,娜娜刚刚乘坐电梯就遭遇故障。她很快按下电梯按键,却发现所有按键全部失灵。事发时正值午休,娜娜没带手机,按警铃无人接听,对着摄像头和电梯外各种呼救也未被发现。无奈之下,娜娜只好随着电梯“上上下下”,渡过了“特别漫长、无助和后怕”的半小时。
“这件事给她留下了心理阴影。”娜娜的家人说,事后全家人很长时间不敢坐电梯。小区老人孩子多,为了避免因电梯再发生故障造成人员伤亡,娜娜的家人多次找到物业公司,希望能彻底解决问题,但物业公司负责人却以各种理由推脱。
在太原市太航华府小区,电梯困人、轿厢掉落等情况不止一次发生。一位居民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该小区四个单元八部电梯“带病”运行的情况,去年就向有关部门反映过,但问题至今没有解决,“开发商和物业相互推诿,业主们干着急没办法”。
据太原市市场监管局统计,太原市平均每天接到电梯故障投诉10多起。江西省某地级市电梯应急处置指挥中心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市月均处置电梯困人故障、投诉举报百起,在众多故障电梯场所中,居民小区电梯故障率遥遥领先,达到90%左右。山西省特种设备协会一位受访人士坦言,虽然无法统计全国每天发生故障的总数,但从个别城市的数据来看,电梯故障的发生起数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城中村改造小区、老旧高层住宅更是高发地带。”山西省特种设备协会相关人士表示,一些小区甚至使用二手电梯,质量更加难以保障。“遇到了不良房地产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位小区业主愤恨地告诉记者,他在入住之后才得知,小区电梯用的竟然是“二手梯”,很多业主还都被蒙在鼓里。
造成伤亡的电梯事故更令人痛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今年4月发布的2019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通告显示,2019年全国发生电梯事故33起、死亡29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排在第二位。
关键环节暗藏隐患
电梯遇险无处可逃,但事关电梯安全的安装、维保等关键环节却暗藏隐患,电梯监管的难点和痛点仍待破解。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电梯安装正规军难觅,“散兵游勇”充斥市场。“安装是生产的延续。”太原市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士表示,组装一部电梯需要安装数百个零部件,一旦某个环节操作不规范,即使电梯全新、质量合格,也会导致后续使用中故障多发,出现轿厢晃动、卡死等情况。
太原市一家电梯维保企业的负责人李荣斗告诉记者,我国电梯市场需求量巨大,一年新增50万到70万台,至关重要的安装环节却难招到专业人员。“电梯生产企业大多不养安装队,都是临时从市场上找。”山西省特种设备协会一位知情人士说,市面上的安装队伍“正规军”少而“散兵游勇”多,安装品质堪忧。
业内人士介绍,太原市从事电梯安装维保的企业从10年前的40多家增至现在的170多家,竞争激烈导致从业者待遇下降,有的工人嫌工作危险艰苦,干不了几天就转行了。李荣斗说,10年前还有不少本科生,现在连个大专生都难找。记者浏览某招聘网站也发现,该网站每天发布大量电梯安装人员的招聘信息,很多都不设门槛,“学历不限、经验不限”。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有关事项的公告》明确,2019年6月1日以后,从事电梯安装作业不需要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电梯安装人员培训交由企业负责。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担忧。“电梯属于机电设备,安装、维修、磨损部件更换、控制系统升级、整梯升级改造等都需要专业技术。”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机械系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副教授杨文刚说,“门外汉”培训几天就能胜任的情况,几乎不可能。
此外,一些电梯维保企业“低价竞标”抢市场,致使维保容易变成“维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