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集团调研记(上)——这还是家房地产公司吗
作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世界500强企业,碧桂园将企业未来发展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人民幸福这样的大目标深度结合,努力建设为全社会创造美好生活产品的高科技综合型企业。其做法效果如何,成败与否,都带有一定的标志性意义,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你知道碧桂园吗?
不少人都会说:不就是那个盖房子的碧桂园吗?
碧桂园确实是一家房地产公司。一支从南粤小镇北滘走出来的乡镇建筑队,经过28年披荆斩棘,在今年8月份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列第147位,居上榜房企之首。
现在的碧桂园,还只是房地产公司吗?在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杨国强眼里,碧桂园早已不是这么简单。在与记者交谈中,他突然就提到马达加斯加农业发展的话题。
“马达加斯加面积是我国台湾岛的近20倍,人口也差不多,有三四亿亩可开垦的荒地。如果能把这些土地耕种起来,就能更好地为世界粮食安全作贡献!”杨国强起身走到世界地图前,指着这个南半球热带岛国,兴致勃勃地介绍道。
年前,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与马达加斯加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及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约,推动杂交水稻在该国产业化发展。
对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抱有深厚情怀,这是碧桂园“农业梦”的一部分,也是碧桂园新形象的有机构成。碧桂园发展农业,从一开始就布局高科技现代农业。
两个月前,北大荒建三江农场举行了全球首个超万亩农场项目的无人驾驶农机作业演示活动。项目由碧桂园联手北大荒集团和国内外一些农机企业共同建设,目标直指现代智慧农业科技最前沿:最终要构建从少人化到无人化、覆盖农作物耕种管收运全流程的农场解决方案。
“42年前我种田,42年后我还种田。”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杨国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发展高科技智慧农业的提案。他认为,农业科技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要全面提升农业产业链自动化水平,占据全球农业未来发展制高点。
两年前,碧桂园就已把“触脚”伸进农田,宣布引入高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拓展海外大农业、研发服务、智慧种业、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板块。
去年6月份,碧桂园农业携手华大农业宣布,共同建设占地2平方公里的中国(武汉)种谷,搭建种业公共研发中心。碧桂园集团副总裁、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CEO梅永红称:“这个种谷项目以打造‘农业中国芯’为根本目标,是我们打造高科技综合企业的战略布局之一。”
到今年3月份,碧桂园农业对价3亿元收购华大基因农业控股有限公司80%股权,标志着碧桂园正打造覆盖研发端、生产端到销售端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
近年来,碧桂园在地产主业外的一系列动作引人关注。宣布进军现代农业,已经让人有些意外,还有更让人意外的:2018年7月份,碧桂园宣布成立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宣布进军机器人领域,并着手在顺德打造机器人谷,重点研发制造建筑机器人、餐饮机器人等。
在外界诧异的目光里乃至质疑声中,博智林人用夜以继日的研发攻关作出回应。截至今年10月底,博智林已从国内外招募近4000名优秀研发人才,并和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多所院校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两年前,顺德北滘碧桂南路约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几栋老旧厂房与大片苗圃,今天高楼林立,“机器人谷”已现雏形。
9月29日,首批建筑机器人交接仪式在顺德碧桂园凤桐花园项目举行,当天共有9款43台建筑机器人交接。按计划,还将有12款104台建筑机器人交付,博智林创立的以建筑机器人为核心的人机协同作业施工体系,正式投入使用。
建筑工地上,各种机器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代替人工从事地面整平、楼层清洁、通用物流、室内喷涂、钢筋自动加工等,在碧桂园最先进的建筑工地上,曾经是梦想中的工作场景,如今成为现实。
建筑机器人带给人们的震撼还在继续,而更具行业变革意味的餐饮机器人也正在梦想成真的路途上。
今年7月起,广东顺德北滘南平路上,一家约2000平方米的餐厅吸引了众多食客“打卡”,这是碧桂园集团旗下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打造的FOODOM天降美食王国机器人餐厅综合体,餐厅后厨有炒锅机器人、煲仔饭机器人、粉面机器人等20余种餐饮机器人集中“上岗”。
在公认技术最难的中餐板块,“机器人大厨”能够烹制200多道各式菜品,最新的汉堡机器人实现10秒出餐,立等可取,味道也受到食客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