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女王”何巧女的百亿诺捐疑云
“百亿诺捐”疑云
在今年3月9号举行的东方园林颁奖盛典上,何巧女提到东方园林的一个“小目标”:要打造最美的千镇万村。
“等我把千镇万村打造好了以后相当于什么?相当于10个瑞士。我们打造的花海,超过世界上所有的花海;我们打造的田园,一定要超过欧洲最美的田园;我们打造的度假农场,会超过美国所有的农场总和;我们修复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小镇。”说到这里,何巧女提议台下的四五千名员工:“热烈鼓掌!”
东方园林全称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由何巧女创立于1992年。2009年11月,东方园林登陆深圳A股,成为中国园林行业第一家上市企业。2015年,东方园林转型,开始“二次创业”,从原来的市政园林业务转到以水环境治理为主的生态修复、以危废处理为主的环保业务和全域旅游上来,被称为“水环境治理第一品牌”。
但眼下,东方园林正遭遇一场资金“寒流”。
因为发债不利——发债10亿仅借到5000万元,东方园林股价连续4天暴跌,市值蒸发百亿,不得不在5月25日宣布停牌。
事实上,东方园林处于资金链紧张的状态,在圈内早已不是秘密。据媒体报道,仅2018年以来,何巧女就质押个人股权多达10次以换取融资。
此次发债失利后,何巧女为应对即将到期的巨额债务而进行的股权质押,正是今年的第10次。官方公告对此解释为“用于个人融资”。至此,她已累计质押了将近七成个人所持东方园林股份。
此前几年,何巧女曾多次承诺,将捐赠部分股票和巨额现金用于公益。有媒体估算过,近几年其承诺的捐赠,总值超过180亿元。
去年以来,何巧女个人公益基金会——北京巧女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12年11月,专注于生态环保领域,以下简称“巧女基金会”)频频发力,公益项目全面铺开。根据东方园林官网披露的信息,巧女基金会目前在国内共有9个项目正在实施,近百个项目正在推进。
东方园林资金流的捉襟见肘,让媒体开始质疑:何巧女承诺的捐赠是否还可以兑现……
2018东方园林颁奖盛典的主题是“向地球的最高峰出发”。
“七个世界第一”
去年,东方园林颁奖盛典的主题是“聚势登峰”,提出3118大战略规划;一年过后,主题变成“向地球的最高峰出发”。何巧女在演讲中提出,东方园林要创造七个世界第一,即河流治理、生态修复、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景区开发、危废处置和保护濒危物种。
几乎任何时候都显得自信满满的何巧女在这次演讲中说自己一度紧张,因为“一旦宣布出去,就不能退缩”。她提到,有一次公司开会讨论黄河治理时,她也紧张过,“黄河我真的有点不敢(做)”,但下属给了她鼓励:“何总,咱们不做黄河,别人就做了,到时候太难看了,我们会受不了的。”“他怕别人把黄河做差了。”何巧女说,“我们要用三位一体(的方式)复兴黄河。”
七个世界第一是2015年何巧女宣布“二次创业”时确定的东方园林未来战略“心系地球”的具体化,当时她宣称:“3到5年内,东方园林生态股份市值将达到1000亿元。”
这已不是她第一次提到千亿梦想。早在2009年东方园林上市时,何巧女就明确表示要做到千亿市值。2016年底,她说:“明后年有望到千亿元。”另一个千亿时间表是2016至2019年,她说,东方园林净利要实现10倍增长,实现千亿市值。
前一段时间,有媒体就最后一个时间表发问何巧女:“现在还有一年多时间,是否还能做到(1000亿元)?”她回答:“没问题。”——当时东方园林市值400多亿元。
她的“自信”,也许来自于东方园林近几年来在PPP领域内的领军地位。
东方园林在水环境治理和全域旅游方面的业务模式主要是PPP模式,即“公司作为社会资本方,和政府或其代表方共同设立项目公司,并通过项目公司实现对PPP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等功能”。作为国内最早进行PPP模式研究和参与PPP项目落地的民营企业之一,东方园林在全国各地“跑马圈地”,不断拿下PPP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