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历史 > 正文

魏延作战勇猛 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诸葛亮为何不喜欢魏延?是魏延能力不行 还是诸葛亮有偏见?

网络整理 2020-11-05 14:12

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将领,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深受刘备器重。按理说刘备器重的人,诸葛亮也应该另眼相看一些。然而,诸葛亮却是怎么看魏延,怎么不顺眼。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

u=2742656309,3707608017&fm=26&gp=0_副本.jpg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人物是非常特别的,这个人就是魏延。对于魏延这一位人物在《三国演义》中也是争议颇多。对他是否有异心,或者是对他是否忠心于汉室,大家都众说纷纭,没有一个最终的结果。

而且他志向特别远大,想在这乱世当中也要谋取自己的一个安身立命之所。是在天下大乱的时候,他于是选择投靠了当时实力没有受损的荆州刘表。在刘表帐下,为其在战场上拼力厮杀,而且获得了不少的战功。当时的刘表对他也是十分的看重。

但是后来刘表对于天下争锋一事是非常的没有兴趣,反而常常与一些名人雅士在竹林小径饮酒作乐,逐渐的疏远了武将。这样就让魏延认为他以后是成不了大气候的,这样和自己的发展方向偏离了轨道,于是就果断的离开了刘表,去往别的地方另寻他路。

他离开刘表以后,直接投奔了当时的长沙太守,他在长沙太守那里,也是受到了排挤,虽然自己获得战功,但是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官职来匹配他的功绩。在赤壁大战以后,刘备得到了荆州等地,于是就开始对荆州各郡开始攻取。

当时的长沙就被诸葛亮安排给关羽前去收复。他率领大军来到了长沙太守管理的城池之下,当时长沙太守派出的身边的大将不是魏延,而是年纪颇大的黄忠前去迎战。但是由于当时的关羽是使计谋的,让黄忠受到了自己主公的猜忌。所以在小人的说道之下,当时的太守就想把黄忠给杀掉,正在要杀黄忠的时候,魏延就率领大军直接将太守抓住。

u=1817255357,119820553&fm=26&gp=0_副本.jpg

他的目的出自两个理由,第一个就是名正言顺的就像黄忠为理由而杀掉这个不忠不义的太守。另一个理由自然就是自己能够离开这个太守,名正言顺的加入到刘备的军事势力当中,凭借仁义和主动来投降,能够受到刘备的关注。

当时的刘备发现魏延如此仁义,于是就看他非常的不一样。后来又发现此人深谋远虑,又具有统兵才干。所以就想重用他来管理自己所打下来的江山。这一举动令诸葛亮却十分的看不惯。

诸葛亮觉得像着一种不忠不义的大将,应该拖出去斩首示众,以免后患。这也许就是诸葛亮看不惯魏延的原因。对刘备说,此人如果时间长久了,一定会起异心,到时候对自己的统治会埋下一个深深的祸害。诸葛亮这样说,并不是他不是一个爱护才能之士。

很多人都以为这是诸葛亮对他的极度害怕,以后在刘备统治的过程当中,此人能干预到自己的执政权力。但是诸葛亮的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也表示了人们对他的猜忌也是非常的正确,因为做什么事情他都是自己亲力亲为,不愿意放权给他人来做一些可以完成的事情。

但是刘备看人识人特别准,当时就把魏延安排给了自己的身边,让他照顾自己的人身安全,再后来刘备进取汉中的时候,由于当时的魏延出力十分多,而且刘备眼看得出他对于自己政权的上心,这种忠心不二的人才刘备对他深信不疑,并且将汉中的大权交由他来掌管。

但是正在刘备安排人选的时候,很多人都安排张飞来留守。因为当时刘备守荆州这一件事情安排的人正是自己的兄弟关羽去把守,汉中怎么也应该轮到张飞来留守了吧。但是当时刘备去执意要魏延来留守此地,我们不知道当时刘备是出于何种考虑,要安排魏延这一举动,但是我们却可以从这里看出魏延一定是身上有一个闪光点,令刘备十分的看中。

魏延被诸葛亮说怕他会在自己实力变大的时候会背叛自己,但通过魏延一系列的行为来看,其实他一直在维护蜀汉的政权。所以我们也不能盖棺定论,他就会叛变,这只是一个前期的猜想而已。

u=636839024,1846741052&fm=26&gp=0_副本.jpg

在罗贯中的笔下,诸葛亮称魏延"脑后有反骨,日后必生异心"。而在历史现实里,诸葛亮临死前也要避开魏延。相传诸葛亮知道自己死后军心不稳,为了保存蜀国兵力,他把费祎、杨仪两位大将招到帐中开会,明确撤退的策略,这次会议中唯独没有叫大将魏延。一向以智慧著称的诸葛孔明,为什么对他有这么大的偏见,始终不肯放心他?

有勇无谋,难当大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