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历史 > 正文

强大的西周怎么说亡就亡了呢?西周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真的是因为烽火戏诸侯?

网络整理 2020-11-07 15:34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西周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真的是因为烽火戏诸侯?

强大的西周怎么说亡就亡了呢?西周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真的是因为烽火戏诸侯?

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又逢连年大旱,渭水枯竭,接着又是地震跟岐山崩裂。中国最早的一位哲学家老子,见国势颓废,叹息到周要亡了,我敢打赌不会超过十年。面对千疮百孔的社会,作为奴隶主贵族的总代表周幽王毫无办法。

只会用荒唐的生活方式来打发日子。一天幽王到了后宫寻乐,见一宫女无比宠爱,她就是褒姒。幽王非常宠爱褒姒,但她总是闷闷不乐为得她的欢心幽王废掉了原来的申皇后和太子姬太臼,立她为皇后,伯服为太子,但这也没能给褒姒带来快乐。

原来她从小就苦命据说她是一宫女的私生女,出生后就被丢到宫外的野地里。有一对夫妇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从野地经过,听见了婴儿的哭声并将其救起,一路艰难跋涉逃到了褒。

褒姒长大后,就遇到了幽王带兵攻打褒国,战后带回珠宝和女人褒姒被作为战利品带回到了宫中。有这样的悲惨遭遇她那能高兴得起来?幽王从来没有听到她的笑声跟看到她的笑容。虢石父整天都在揣摩幽王的心思,便给了他一个荒唐的建议带褒姒游骊山散心,燃烽火让褒姒看看诸侯救驾的热闹场面。

而昏庸的幽王居然连声称赞,这天幽王带着褒姒一行人在骊山游乐一阵后来到了半山腰的行宫。幽王下令燃起烽火,只见山顶烽火台上狼烟直冲云霄。诸侯们以为幽王有难,立即率军马赶赴镐京,跑到城门一问才知道大王在骊山。

诸侯们又急忙带兵赶往骊山,一个个汗流浃背,喘着粗气,来到了骊山脚下却没有看到敌军,只听见一阵喧闹声从山中飘过。原来幽王,虢石父等一行人正在半山腰行宫中饮酒作乐,他们看到山前一片混乱哈哈大笑,将士们见了都非常气愤。

而褒姒并不明白眼前发生了什么事,经虢石父一说不眠冷笑了一声说:亏你想的好主意,幽王看到了褒姒笑了,就赏了虢石父千金。申后的父亲见女儿和外孙被废,非常恼怒便联合西部的少数名族西戎进犯镐京,幽王慌忙燃起烽火却久久不见诸侯带兵前来相救。

幽王不敢久等,领着褒姒逃向了骊山,此时西戎兵已经破城,但是不见幽王便一直紧追不舍,到了骊山便把幽王杀害了,同时也罢褒姒俘虏了。申候和西戎兵回到了镐京立原太子姬宜臼为王,而他就是周平王。公元前770年平王害怕西戎再犯,便迁都洛阳,就这样西周灭亡了。

强大的西周怎么说亡就亡了呢?西周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真的是因为烽火戏诸侯?

很多人所了解的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一般都是源自历史教科书中“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点燃烽火,耍得天下诸侯团团转,最后犬戎入侵,没有诸侯再来勤王,于是幽王被杀于骊山之下,西周就此灭亡。

关于“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最早出现于《吕氏春秋》中的“笑击鼓戏诸侯”。《吕氏春秋》中记载“戎寇当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悦而笑,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后司马迁编写《史记》时,可能觉得单凭击鼓无法召来诸侯,于是又改成“笑烽火戏诸侯”。

司马迁《史记》中记载:“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好利,王用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

对于《史记》的记载,钱穆先生认为“此委巷小人之谈”,不可信。吕思勉先生也认为“《史记》所载的,恢诡有类平话,决不是真相”。根据历史考证,并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西周已经出现烽火台,目前最早的关于烽火台的记载是在西周灭亡几百年后的春秋末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