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历史 > 正文

唐朝和吐蕃惨烈的石堡城之战导致一代战神的陨落 是大唐帝国之殇 真的有必要吗?

网络整理 2020-11-22 15:39

公元749年六月,在唐与吐蕃的战争中,唐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夺取吐蕃军事要地——石堡城,哥舒翰苦战多日,最终以牺牲数万将士的代价,攻下了这座尸积如山、血流成河的坚城。

唐朝和吐蕃惨烈的石堡城之战导致一代战神的陨落 是大唐帝国之殇 真的有必要吗?

唐朝建立后不久即开创了辉煌的军功伟业,唐太宗在位时期,唐军东向击败了高句丽,斩俘其军数以十万计;北向击破了东部突厥,稳定了北部边防;自西又灭掉了高昌国,唐军深入西域腹地,并建立了安西都护府。当时,东西万里,唐军铁骑纵横,天下无敌。唐太宗李世民也被尊称为是天可汗。

而在唐朝开疆拓土的同时,青藏高原上也兴起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吐蕃。吐蕃兴起后,其赞普向唐朝求婚,但是唐太宗没有准许。其使者回去后,称“天子遇我厚,几得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遂不许,殆有以间我乎?”,认为是吐谷浑从中作梗。

于是吐蕃赞普率军北击吐谷浑,得手后又“攻党项、白兰羌,破之”。连战皆捷的吐蕃赞普认为自己的实力强大,遂“勒兵二十万入寇松州,命使者贡金甲,且言迎公主,谓左右曰:公主不至,我且深入”,向唐朝武装挑衅。

唐朝都督韩威轻敌出战,反而战败。于是唐太宗“乃诏吏部尚书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出当弥道,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出白兰道,右武卫大将军牛进达出阔水道,右领军将军刘兰出洮河道,并为行军总管,率步骑五万进讨”。

唐军主力的到来,立即改变了战场形势,唐将牛进达到松州后直接夜袭吐蕃大营,光人头就拿回来上千级。吐蕃见势不妙,遂撤军,并以使者来谢罪。这是唐朝和吐蕃之间的第一次战争,后来形势好转,唐以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数年后,唐将王玄策出使天竺,还曾借过吐蕃精兵。

唐高宗刚继位时,吐蕃也非常恭顺,还曾表示“天子初即位,下有不忠者,愿勒兵赴国共讨之”。不过,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很久。吐蕃军先是向北灭掉了吐谷浑,接着又对唐朝直接下手,于唐高宗咸亨元年攻陷了西域十八州。

于是唐高宗“诏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自副,出讨吐蕃,并护吐谷浑还国”。

唐军总兵力有5万人,为长途奔袭,薛仁贵认为在高原地区作战,补给不易,当速战速决,击败吐蕃军主力。于是他自带3万精兵进攻,大败吐蕃军后,进占乌海城。此外留郭待封率2万人守护辎重、粮草,令其于大非岭上凭险置栅,构筑工事,使之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前沿阵地。

但郭待封不听军令,擅自率后队继进,又未能及时与主帅会合,以至于被吐蕃军截击,辎重、粮草尽失。失去辎重的唐军主力被迫退保大非川,后吐蕃军主力与唐军会战,缺粮少衣的唐军战败,薛仁贵等“与钦陵约和而还”。

大非川之战掀开了唐蕃战争的大幕,此后双方自西域和青海一线展开连续多年的反复争夺。唐军当时对敌对势力通常的作战方式是以精兵远程突袭,歼灭敌军主力或直捣黄龙,一战而定。

但吐蕃这个对手比较特殊,其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且面积广大。唐军进入高原后会产生强烈的高原反应,而且高原地产贫瘠,补给极为困难,这就使得唐军无法深入高原,一战解决掉吐蕃。而吐蕃则居高临下,随时可以攻击唐朝,但凭吐蕃的实力也根本灭不了唐朝。于是战争就成为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当时的西域是一大战场,虽然自唐太宗时期便在此设立了安西都护府,但唐军只常驻几千人,有作战行动时,内地再派大军。吐蕃有地利之便,每次唐军主力撤走,即来攻之。

唐高宗咸亨元年,吐蕃军队攻陷安西都护府;咸亨四年,唐朝恢复了安西四镇;仪凤三年,又被吐蕃控制;仪凤四年,安西四镇再被唐将裴行俭收复。如此反复使得唐军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于往复途中,因此唐睿宗垂拱三年,武则天一度放弃了安西四镇。

但吐蕃占据西域后,一方面控制了丝绸之路和西域诸国,可得到大量资源;另一方面又可以得到的资源反哺本土,以主力军攻击唐朝内地。认识到西域重要性之后。武则天在长寿元年以王孝杰为武威道总管,与左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率兵讨击吐蕃,很快便又收复了安西四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