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历史 > 正文

马陵之战是一场著名的伏歼战 魏将庞涓战死 魏国受重创 马陵之战对魏国的打击到底有多大?

网络整理 2020-12-05 13:52

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战例,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马陵之战对魏国的打击到底有多大?

马陵之战是一场著名的伏歼战 魏将庞涓战死 魏国受重创 马陵之战对魏国的打击到底有多大?

魏国虽然在桂陵之战被齐国打败,国势受到重创,但毕竟实力雄厚,蓄精养锐十几年之后,元气又大致恢复。同时期的韩国是韩召王在位,韩召王在名相申不害内修政教,外应诸侯的辅左下国力鼎盛,因此使得南方的魏国备感威胁。公元前341年,魏国大将庞涓率领魏、赵联军,直攻韩都。韩国告急,遣使求助于齐国。

齐威王召集大臣商议,田忌主张尽快救援,邹忌则认为不救为好。军师孙膑此时献出“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的计策,意思是齐国应与韩国维持友好关系,承诺出面救韩,但不急于发兵,先让韩魏相争,待魏国疲于攻韩之战后再出兵。齐威王采用孙膑的主张。

魏国以灭韩的气势攻打韩国,韩国虽竭力应战,仍是五战五败。此时,齐威王看魏军实力已经大损,出兵时机成熟,于是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韩。齐国军队这次仍然不与魏国主要军队立即正面交锋,而是直驱魏都大梁。

魏惠王鉴于桂陵之战失败的经验,不敢轻敌。他加重兵力,以太子申为主将,庞涓为将军,率领10万大兵朝齐军而来。魏军志在决战,军威旺盛,来势汹汹。孙膑建议:“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势而利导之。”田忌认同孙膑“因势利导”的策略,利用魏军求胜心切的弱点,向后彻退,诱敌冒进。

为了诱引魏军,齐军用了“减灶法”的战略,主将田忌命人第一天造十万人吃饭的锅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人用的锅灶,第三天则只剩下二万人用的锅灶。庞涓追逐齐军三日,见此情形,大喜:“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庞涓不知是计,以为齐国军心涣散,已经有大部分士兵逃亡,于是弃其步兵,领着轻车锐骑,日夜兼程追赶齐军。

马陵之战是一场著名的伏歼战 魏将庞涓战死 魏国受重创 马陵之战对魏国的打击到底有多大?

孙膑计算行程,判断魏军将于日落后追赶至马陵。马陵道路狭窄,地势险隘,两旁树木茂盛,正是设伏最佳之地。孙膑先命几个士兵将路边一棵大树剥去树皮,在树干上写了“庞涓死此树下”几个大字,又挑选了万名弓箭手埋伏在道路两侧的山上,并且下了一道军令:天黑之后,见到火光,齐一放箭。

日暮时分,庞涓果然率军追到马陵,发现路旁的大树被剥去树皮,上面隐隐约约有字在上头,就命士卒点起火把来看,一看到那几个大字,吃了一惊,还没想好如何反应,当下齐军埋伏的弓箭手看见火光,万弩齐发,齐军也向受困的魏军猛攻。

魏军大乱,自相践踏。庞涓在混乱之间中箭,最后愤愧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又大败魏国主力军队,俘获魏军主将太子申,歼灭魏军10万。

马陵之役战败之后,魏国国力衰退,齐、秦、赵诸国在马棱之战隔年,联军伐魏,分割魏国部分领地,魏国从此一蹶不振,而齐国则威震各方诸侯,成为东方强国。

此外,影响更大的是以前晋国长年打下的国势根基,经此战后几乎殆尽,中原对西方强敌秦国的防护出现缺口。三晋各国都没有足够的国力阻绝秦国东进,中原的形势因此而改观,历史大戏的剧情将往六国如何防秦入侵的路线发展。

马陵之战是一场著名的伏歼战 魏将庞涓战死 魏国受重创 马陵之战对魏国的打击到底有多大?

马陵之战对魏国的打击有多大?

第一是,马陵之战齐对魏国,打击很大,战国初期,魏国魏文侯率先进行变法,然后富国强兵,成为战国初期的超级强国,在魏武侯时期,吴起率领魏武卒曾经一度打的秦国差点灭国,这就是巅峰时期的寂寞。于是,魏国有点飘飘然了,三晋的关系也搞坏了,魏国由盛转衰不是马陵之战,而是桂陵之战,当时魏国攻打邯郸,求救于齐国,齐国孙膑围魏救赵,生擒魏军主将庞涓,虽然,对魏国主力没有造成严重打击,但是,也标志着魏国开始走下坡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