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历史 > 正文

章邯是唯一能够拯救秦国的战神 他一投降秦国就跟着灭亡 章邯为何不被司马迁所重视?

网络整理 2020-12-10 15:47

章邯是秦朝最后的名将,率领一群骊山囚徒,以一军之力扫荡关东,差一步就能挽救帝国危亡。先在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击败,漳纡之战中再次被项羽击败而投降。后韩信水淹废丘城,章邯遂拔剑自刎。

章邯是唯一能够拯救秦国的战神 他一投降秦国就跟着灭亡 章邯为何不被司马迁所重视?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帝王是封建社会绝对的主宰,但其实有个职业有时候连君王、权臣见到也头疼,堪称那年代的人们最不想得罪的职业。这个职业想必大家有些好奇,那就是史官。毕竟人活一世,追求的除了利之外,可不就是为了名,但怕就怕不能流芳百世,还遗臭万年了。

说起史官,就不得不提起司马迁老先生。这那可是历史领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响当当的人物,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堪称史官的至高成就。尽管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史官依然以其对历史的负责精神而笔耕不辍,承载着人类的记忆。不过,有时候史官也会因为其撰史的个人取向,而选择拔高或贬低一些人,今天就想和大家谈谈秦末名将章邯的人生悲剧及成因,探究这位用兵如神的名将为何不能被司马迁所重视,分析司马迁的历史价值观。

秦末名将章邯的人生起落

说起章邯,可能很多人不熟悉,或者熟悉的人大多知道他是在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击败,但对于章邯的一生却可能不够了解。章邯作为秦末的名将,关于他的生平却未能被司马迁在《史记》立传,而是散见于《史记》中的《项羽本纪》、《高祖本纪》、《淮阴侯列传》等篇章。章邯其实一开始是个文官,在秦朝担任少府,是秦朝时的九卿之一,主要负责为皇室管理皇家财产,并提供皇室的后勤保障服务。在秦朝出现叛乱时,他选择了投笔从戎,转身变成了一位武将。

可是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位之前声名不显的文官却是个连战连捷、战功赫赫的名将。公元前208年的冬天,当时的章邯还是一个文官,但看到国家出现叛乱,在苦无兵力的情况下,以其天纵之才在很短时间组织骊山囚徒,并整编成一个军队。这个军队的素质可想而知,毕竟没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

可是名将终究是名将,章邯就是用这样的一支军队开始了他辉煌而又唏嘘的军事生涯。当时陈涉麾下的将领是周章,周章率军西进攻打秦国,在行军途中,军势渐盛,渐渐有了约数十万的军队,并进驻到戏这个地方。章邯就率领着这样一只军队,迎击周章,先后在戏、曹阳、渑池等地方击败他,最终迫使周章战败自杀。章邯以这样酣畅淋漓的胜利作为序曲,开始了其屡战屡胜的军事生涯前半生。

章邯是唯一能够拯救秦国的战神 他一投降秦国就跟着灭亡 章邯为何不被司马迁所重视?

(一)辉煌的军事生涯前半生

在率领这只由奴隶罪犯组成的军队取了初胜之后,章邯乘胜追击,先是带领军队东进敖仓,很快击破了田臧,占领了荥阳,杀死了李归。然后转战南方,先后击败了陈涉的部将邓说、伍徐、蔡赐和张贺。随后,章邯大军包围陈这个地方,使得陈涉带来的农民起义军内部出现叛乱。最终,在下陈父这个地方,陈涉被其车夫庄贾杀害。

章邯深谙兵法,明白一鼓作气和兵贵神速的重要性,在击败陈涉后迅速派兵攻打魏国的临济,魏咎在被秦军兵临城下的情况下,急忙向齐国求助。齐王田儋率领军队来救援,章邯发挥了“围点打援”的战术,借助夜晚一举击破了齐国和魏国的军队,并迫使魏咎只得请罪投降而后自杀。

这场战役是章邯人生中最光辉的一战。从《史记》来看,并没有记载战斗的具体情况,只是简单记载了战斗结果:《史记·高祖本纪》:大破之定陶,项梁死。但从其他史料来看,项梁应该是在数次击败秦军后出现了大意,而章邯却等来了秦二世胡亥派遣的由司马欣、董翳大军。在军力得到补充的情况下,章邯率领秦军进攻项梁,在定陶大破楚军,项梁战死沙场。

定陶之战中不少楚国故地的名将阵亡,且阵亡的楚军士兵中有为数不少的项家嫡系部队,这也为后来项羽的败亡埋下了伏笔:《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益遣长史司马欣、董翳佐章邯击盗,杀陈胜城父,破项梁定陶,灭魏咎临济。楚地盗名将已死,章邯乃北渡河,击赵王歇等於钜鹿。

(二)失意的人生下半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