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历史 > 正文

明朝内阁首辅高拱是个怎样的人?高拱是怎么治理贪官的?

网络整理 2020-12-17 14:20

高拱是明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他于隆庆后期职掌内阁首辅并兼任吏部事期间,针对嘉靖、隆庆时期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的局势,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洗刷颓风、振兴朝政的一系列改革,在吏治、边政、法治、赋税、漕运等方面都卓有建树,由此开创了隆万大改革的先河。

明朝内阁首辅高拱是个怎样的人?高拱是怎么治理贪官的?

明朝历代内阁首辅,别管政见业绩如何,大都讲究优雅风度。诸如夏言、严嵩、张居正这几位知名首辅,各个都是风度翩翩的美男子。却也有一位首辅,风格十分特殊:明朝隆庆年间内阁首辅,绰号“高胡子”的高拱。虽然“胡子”在明朝,并不全指山野土匪,但放在高拱身上,那是匪气十足:明朝官场上的社交礼仪,他从来半点不讲,别管官大官小,经常是一言不合就撕破脸。

嘉靖年间入阁后,隔三差五就在内阁里找人开撕。隆庆年间就任首辅,消息刚传开,好些与他有隙的官员,分分钟吓出了病,还有一位卧病辞官后,没多久就撒手人寰。霸道风格,就是这么强。如此爆表战斗力,既因高拱本人的暴脾气,也因他曾担任隆庆帝的老师,深受隆庆帝信任的强大背景。但最重要原因却是:此时的大明朝,已经糟糕到叫人忍不了,恨不得要开骂的地步。

嘉靖二十年就中进士的高拱,在嘉靖晚年进入内阁后,正赶上明王朝开国后最腐败的年代。官场上的各种事务,小至公文往来,大至升迁提拔,一律都是金钱开路。以高拱本人的哀叹说:明朝官场上的官员们,逢迎拍马成了聪明,行贿受贿成了本事。廉洁苦干的却成了傻瓜。空前腐败的明朝,一如“汉唐末世”的模样。

更叫高拱气急的是,国家危局如此,朝中的同僚大员们,却是各个不急。隆庆初年的内阁首辅徐阶,这位因斗倒大贪官严嵩而闻名的“贤臣”,最大本事却是和稀泥。饶是上下贪腐成风,他却巍然不动,成日热衷于各种“讲学”活动。隔三差五就召集官员讨论学问。说是要对官员“教化”,结果各级官员顺爬,各种“讲学”雨后春笋般出现,日常政务全扔下,成了上下一起磨洋工,贪风没治好,又加了“懒风”。

这般“贪风”“懒风”一起吹的场面,自然叫暴脾气的高拱眼喷火,入阁后就不停与徐阶撕,一度被徐阶挤兑得辞官回家。直到隆庆三年徐阶退休后,再度归来的高拱接任内阁首辅。终于大权在手的他,这下“匪气”大爆发,朝着明朝积弊已久的歪风下了狠手。上任头一年,平均每个月就要办理近三起贪腐大案,前后法办官员一百六十九人,参考明朝官员人数就知道——大明官场上下,全被他整治过。

当然,身为明代顶级政治家,铁心肃贪的高拱,风格也不止是简单粗暴。就在这一顿“野蛮狠打”期间,高拱也施展了三个“温柔”招数,各个不动声色,却叫举国贪官,禁不住叫苦连天。

明朝内阁首辅高拱是个怎样的人?高拱是怎么治理贪官的?

全国官员建档案

在中国古代,官员“建档案”这事,并非开始于明朝,从北宋年间起,历代王朝都有官员的“档案库”。但古代毕竟交通讯息不方便,倘若赶上人浮于事的年代,所谓“建档案”,也就成了走过场。以明代相关笔记说,贪官严嵩担任内阁首辅的年月,吏部的官员档案,也一度混乱不堪,好些官员的存档,竟都张冠李戴,连岁数籍贯都常弄错,闹出不少笑话。而当高拱精神抖擞,朝着举国贪官下手时,也被这事弄犯了愁:官员的底子都弄不清楚,还怎么反贪?给我建档案!

于是,自隆庆年间起,中国古代空前细致的“官员档案库”诞生了:以高拱的要求,全国各地的三品以下官员,都要建立“册薄”,上面不单要写明该官员品质如何,政绩怎样,更要细化到其家乡地址与民间风评。类似的册薄,整个吏部在高拱的严要求下,一共编订了一百八十册,给全国的地方官都拉了清单。而且拉好清单还不算,平均每一个月,所有的册薄都要更新一次,每个官员出现什么新情况,第一时间第一速度记上去。

这完整的档案,就成了之后几年里,高拱抓贪官的精确导航,一旦出现大案,就照着册薄查,绝对不出冤假错案。更狠的是,这册薄不单给官员们“拉清单”,更给官员们“留后手”。册薄上但凡是紧要职位上的重要官员,每一个人的档案记好后,还要为他找两至三个“替补官员”,吏部要根据岗位要求,对“替补官员”进行相关培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