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被暗杀谁的嫌疑最大?孙权真的为了篡位而杀了孙策?孙权为何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 而将兄长孙策却仅仅封为长沙桓王?
吴大帝孙权是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然而,孙策被暗杀,谁的嫌疑最大?孙权真的为了篡位而杀了孙策?孙权于229年登基称帝之后,追封父亲孙坚为吴始祖吴烈皇帝,而将兄长孙策却仅仅封为长沙桓王,这是怎么回事?
在历史上,孙策虽然出现的时间不长,但他继承了父亲孙坚的英勇与豪情,凭借着自己的勇武,出色的战略眼光,再加上周瑜等人的帮助,他竟逐渐摆脱了袁术的束缚,并为后来东吴政权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只不过孙策时运不济,又不爱听劝告,最终被刺客射中面门而死。由于孙策之死颇为离奇,因此后世有人认为这是孙权特意安排设计的。毕竟孙策勇武过人,怎么会被区区几个刺客所伤。
虽然《三国志》上交代得比较清楚,孙策是被仇敌许贡的门客所伤,但孙策征战无数,仇家不知道有多少,又怎么会只有许贡的门客前来寻仇。而且区区的几个门客,竟然能得知孙策的行踪,不得不让人深思。最为关键的是,如果孙策出游时,带着诸多侍卫在他周围,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孙策不喜欢多带侍卫出游打猎这样的性格习惯都被刺客所知,这就不得不让人思考,这到底是不是孙权一手安排的诡计了。但实际上,刺杀敌军主帅这种事情并不是什么不可完成的任务。
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过各式各样的刺客,到了秦朝时期,荆轲刺秦王也是不可抹杀的事实,虽说荆轲并不是潜伏到秦始皇身旁,也没有刺杀成功,但荆轲已经对秦始皇造成了极严重的威胁。而在三国时期,曹操就曾安排韩龙刺杀鲜卑族的将领轲比能,也曾安排刺客诛杀刘备,若不是刘备以仁义感动刺客,又有诸葛亮看破刺客的身份,只怕刘备早已命丧刺客手中。从这里不难看出,古代行刺并非个例,再加上孙策是被数位门客围攻,最终不幸中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和孙权没有太大的关系。
更何况当时张昭等人对孙权并不看好。相比于孙权,骁勇善战的三弟孙翊更像孙坚和孙策。更何况当时孙策已经有了子嗣,即便江东不交到孙翊的手中,也会传给孙策的儿子,无权无势的孙权根本就没有谋权篡位的可能。可以说,就连孙权都没有想过,他的哥哥会将位置传给他。更何况即便是孙策有意传位给孙权,当时若没有张昭全力的支持,以及后来周瑜的认可,孙权根本没有办法掌控江东。
因此即便孙策不幸身死,受益者也绝不是孙权。孙策之死不过是一个意外,与孙权并没有什么关系。但孙权却因此成为江东之主,从这一点上来说,孙权或许还要感谢那几个许贡的门客。
陈寿在《三国志》里说孙策是被许贡的门客所伤的,但是,伤孙策的的门客,并不是许贡派去的,因为那时候的许贡早已入土为安了。这说明这三个伤孙策的人,要么是和许贡的关系十分的铁,他们气不过孙策害了他们的主人,然后自发组织去杀孙策,然后为许贡报仇的。要么是孙策的敌人派去,刺杀孙策的。当然了孙策的敌人有很多,到底是谁,非好置孙策于死地,这个我们就不好猜测了。但是,被大家公认最多的说法是,孙策有可能是被郭嘉或者是孙权害死的。这种说法,经过推测也是靠不住的。
我们先说郭嘉,郭嘉不可能派刺客杀孙策,因为当时曹操正和袁绍打官渡之战呢。作为曹操谋士的郭嘉,之所以会说孙策比较轻佻,他早晚会死于小人之手。只是根据孙策性格的一种猜测,他有可能是这种死法。重要的是当时,郭嘉之所以说这种话,其实就是为了安抚曹操,以及曹操大军的军心。毕竟曹操应付一个袁绍已经很吃力了。万一,孙策来偷袭曹操,曹操肯定必亡。这就是曹操最为担心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