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凉亡国之谜
北凉,由匈奴支系卢水胡酋长沮渠蒙逊于401年所建立,412年迁都姑臧(今甘肃武威)。北凉全盛时,拥有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金城等郡地,西域诸国也都向北凉称臣。公元433年,沮渠蒙逊去世,其第三子沮渠牧犍(一名沮渠茂虔)继位。沮渠牧犍继位之初,笼络、任用汉族的儒生和谋士,向刘宋和北魏同时称臣,和北魏结为郎舅之国,并注重农桑,从他一系列的政治经济举措来看,他大可做一个守成之君。但他在位只短短7年,便被郎舅之国北魏所灭,那么,北凉是怎样迅速崩溃并走向灭亡的呢?原来,在北凉灭亡的背后,沮渠牧犍还有一段充满爱恨情仇的感情纠葛,正是它,加速了北凉的覆亡。
一、西凉公主
事情还得从北凉灭西凉说起。420年7月,西凉国都酒泉被北凉攻陷,西凉皇太后尹氏和女儿西凉公主成了北凉的俘虏,被押送到北凉都城武威。由于尹太后身份特殊,沮渠蒙逊以礼相待,在武威窦融台上为她们修建了房子,供其居住,实质上是将尹太后和其女儿软禁于窦融台。
尹太后的见识与谈吐屡屡让沮渠蒙逊叹服,沮渠蒙逊发现尹太后的女儿西凉公主才貌双全,礼仪周到,不愧是金枝玉叶,便有意把西凉公主嫁给自己的三子沮渠牧犍。沮渠蒙逊征求尹夫人的意见,尹太后考虑再三,同意将西凉公主嫁给沮渠牧犍,就这样,西凉公主就由一个阶下囚变为了北凉王子妃。
由于西凉公主本身容貌才学出众,自小就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加上西凉公主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在人屋檐下的亡国奴,所以嫁给沮渠牧犍之后,在王宫时时留意,步步小心,且不失礼仪,尽心周到的侍奉沮渠牧犍,从不过问国事。这一切,都让沮渠牧犍感到自己遇到了一位梦寐以求的红颜知己,因此对西凉公主极其宠爱,夫妻相敬如宾,恩恩爱爱,感情融洽之极。
公元433年,沮渠蒙逊去世,沮渠牧犍继位。沮渠牧犍当上国王后,由于对西凉公主的宠爱,再加上西凉公主在王宫的为人与威望,西凉公主便顺利升迁为王后。当上王后的西凉公主从未显示出任何骄傲与尊贵,仍然用自己奉行的礼仪道德做一个王后该做的事情,精心为沮渠牧犍打理后宫,从不干涉内政,就这样,两人又一起度过了互敬互爱的4年。
二、生死别离
沮渠牧犍即位时,北凉的形势已不容乐观。北魏势力强大,横扫北方;西域诸国,奉北魏为宗主,对北凉呈东西夹击之势;南方的刘宋政权也虎视眈眈。这一切,严重威胁到北凉的生存。为了国家安危,沮渠牧犍希望通过臣属和结亲来求得苟安。他继续奉行臣属于北魏的政策,遵循父王沮渠蒙逊的“遗意”,把自己的妹妹兴平公主进献给拓跋焘;同时为防万一,派遣使者出使南方的刘宋政权,称臣于宋。
由于北凉控制丝绸古道,地理位置重要,所以很早就引起了北魏的重视,但那时北魏的主要对手是北方的柔然和东北的高句丽,为了安抚北凉,北魏太武帝拓拔焘便允许沮渠牧犍建“天子旌”,同时,于437年把自己的妹妹武威公主拓跋氏嫁给沮渠牧犍。
武威公主的到来,虽然给北凉带来了一颗定心丸,但对于沮渠牧犍与西凉公主来说,却面临着痛苦的抉择。他们深知,为了北凉政权的稳定,沮渠牧犍决不能冷落武威公主,必须册封武威公主为王后,才能使北魏满意。无奈的取舍之间,只是无限的悲伤和痛苦。审时度势的西凉公主征得母亲尹太后的同意后,上书沮渠牧犍,辞去王后位。迫于形势和压力,沮渠牧犍只好忍痛割爱,宣布废黜王后西凉公主,下诏将西凉公主和尹太后从国都武威迁回到酒泉。这是在当时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沮渠牧犍给与西凉公主的唯一的温情。
恩爱多年的夫妻不得不分手,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一别,对他们而言竟是生离死别。西凉公主一路欲哭无泪,郁郁寡欢,她想起了很多很多:昔日西凉故国败亡,沦为囚徒;如今北凉宫廷失意,无奈别离。这一切如同一场春秋大梦,使得西凉公主心情郁闷异常,到达酒泉不久,西凉公主就孤独而凄惨的离开了人间。尹太后看着女儿的尸体,叹道:“汝国破家亡,今死晚矣。”
三、移情别恋
武威公主嫁给沮渠牧犍,完完全全是一场政治交易,他们的结合毫无感情可言,同床异梦的背后,注定了沮渠牧犍和武威公主一生的不幸。


